山東柳琴戲文化展覽館設計效果圖分享
柳琴戲是山東地方傳統戲劇,于清末產生于山東省臨沂、棗莊一帶,如今是重要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更好的保護傳承柳琴戲,地方積極建立柳琴戲文化展覽館,今天小智就帶大家欣賞一下由智業設計施工的柳琴戲文化展覽館。
該館共分為六個大廳,分別為序廳、柳琴溯源、柳琴經典、記憶如云,一脈相承、尾廳。整館以柳琴為主題貫穿,以中國紅為主要顏色,整體線條利落硬朗,可以很好的把柳琴故事感情的傳達給參觀者,激起共鳴是我們設計的宗旨。
序廳
序廳由造型墻、前言組成。造型墻以暖色墻體打底,假山代表東郭蓮青山,上面為“柳琴展覽館”,突出柳琴戲起源發展于山東滕州。讓參觀的群眾大體對柳琴戲文化以及滕州柳琴戲做一個了解,由此對后面的展廳起一個引入的效果。前言直接在紅色墻體上進行浮雕字創作,讓文字介紹更加醒目,直接把觀眾帶入柳琴戲與展館中。
柳琴溯源
該區域對柳琴的起源進行了介紹,運用半景畫的表現方法,虛實相結合的展現手法,通過畫面把歷史拉到清朝嘉慶年間,滕州市東郭鎮蘇道一秀才一邊放羊一邊唱戲,讓情景歷歷在目,可以帶給觀眾深刻的印象。
為了更好的介紹柳琴的發展歷史,還設計了時間軸,該區域引薦日本建筑大師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營造一種時空穿梭的感覺。通過時間軸,一點一滴的把柳琴戲的發展歷程鋪陳開來。新中國成立后,柳琴戲得到更好的發展,于公元2006年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除本部分之外,該區域還設有蘇秀才的雕像與生平記錄,都可以增強觀眾對柳琴戲起源的第二印象。
柳琴經典
柳琴經典廳,主要目的是把具體的柳琴戲的曲目以及代表人物給展示出來,所以該區域不乏有大量的圖文資料進行內容填充,我們沿襲中國紅的主題色調,在其上做背光文字、造型展板等,來進行相關內容的描述。
長篇幅的圖文會導致內容枯燥乏味,于是除圖文外還間歇性的布置了雕塑、戲服展示、文物展示等,全方位的向觀眾介紹了柳琴戲文化,將柳琴戲文化更好更完全的呈現到觀眾面前。
記憶如云
記憶如云廳,把柳琴戲在發展過程中的一些亮點展現出來,通過實物展示、黑白影像、場景還原把參觀者的記憶帶到柳琴戲在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高峰。
一脈相承
該廳入眼為一塊巨型的字幕墻,墻上選取梨園行的《富連成訓》節選,意義在于表達藝人從入行到成才的不易及藝人對戲曲文化的貢獻。同時結合對面的柳琴劇團下鄉的劇照,更加明確滕州柳琴人對傳統文化所做的努力與貢獻。
除此之外,還展示了領導關懷、傳習介紹等相關內容。
尾廳
尾廳部分,采用了現代和古典的碰撞,往往這種碰撞才能出來最好的效果,醒目的燈帶設計加深人們的參觀印象,這里會放置一個簽名機,讓參觀者參與到文化保護中去。
文化展覽館的建設可以很好的宣傳某一文化,起到保護傳播作用,文化館在當今社會已逐漸成為文化宣傳、文化輸出的主要陣地,成為當地文化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