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戰役紀念館設計方案
時間:2019-09-15 13:44:11 作者:未知 點擊:
0 次
本展覽擬通過實物陳列、場景雕塑、現代化聲光電等展示手段、結合圖文內容,重點展示中央紅軍長征途中規模最大、損失最重、教訓深刻、影響深遠的一戰一突破湘江戰役艱難而光輝的歷程。
主題為“勝利基石”。參觀者通過甬道進入序廳,恰似當年紅軍突破湘江的生命通道。序廳正中主體組雕立意深遠、氣勢磅礴,表現紅軍英勇突破湘江的情景,展廳兩
根立柱表面輔以星火相傳、走向勝利為主題的雕塑。頂部紅星閃耀,代表革命火種經過湘江戰役之后得以保存,最終走向勝利。序廳兩側以淺浮雕的形式構造桂林和漓
江山水景象,與主題相契合。
“踏上征途”部分整體色調以冷灰為主,代表中國革命形勢危急、奮勇抗爭的時刻到了。仿銹板雕刻的第五次反“圍剿”天頂烏云密布的彩繪圖案無不營造出艱苦壓抑的
時代氛圍。展廳內部歷史照片和說明文字相結合,立體圖表與仿真場景等傳播運用,觀眾穿行期間,能夠真切感受到中國革命遭遇困難,中央紅軍被迫長征的艱辛歷史。
展示墻面營造割裂感,與嚴峻的革命形勢相吻合。“ 送別紅軍”仿真場景,以人物實體雕塑與背景畫面有機融合、渾然一體的形式生動表現。
利用展廳內原有柱子,構造橫跨兩側的通道,象征敵人的合圍堵截:以電動圖表、聲光電立體展示陳yi詩詞《梅嶺三章》、圍文油畫等形式突出展示內容
電動圖表突出戰前數我形勢對照,反映前級作戰指揮情景的模擬景觀,場景前部1: 1大小創作的紅軍指揮員形象栩栩如生,場景后方房屋做舊似舊,同時配合投影的形式
反映當時的戰略部署。局部天頂營造山雨欲來的彩繪圖案。
醒目的湘江戰役示意圖,燈光流動,箭頭閃爍。新圩阻擊戰以戰斗沙盤與投影相結合的形式突出表現,參觀者可以通過前面的控制按扭實現互動,了 解戰斗情況。立體
造型展墻充滿力量感和前進感,頂部懸掛的一面面紅旗,于挫折中給人以精神鼓舞。
通過將文物(如大炮、彈藥等)置于仿真環境中實現全方位立體陳列,形成逼真的陳列氛圍,同時借助背景畫面、投影等手段,給參觀者強烈震撼。
以虛實相結的形式,重點營 造光華鋪阻擊戰的激烈狀況,栩栩如生的紅軍戰士正在英勇射擊,戰場上一片狼藉 背景油畫與實景銜接自然,渾然一體。頂部割裂的料線造
型,傳達出戰爭的殘酷
展示墻面層次分明,極具立體感和滄桑感。場景激戰腳山鋪 以實景人物塑造與背景油畫相結合的形式突出表現,前方人物為劉bc和聶lz站在距離江面不遠的高處密切注
意部隊戰斗和中央紅軍過江情況。兩側輔以液晶電視全面展現戰斗過程。
展區內以視頻形式,播放專題片“親歷者憶當年大型油畫創作《東方曙光》二部分“血戰湘江”的落腳點,借以表現紅軍將士深刻反思,熱切期盼毛zd同志帶領大家走
向光明與未來,給人以希望.
“軍民魚水情”以興安地方建筑特色為創意元素,構造了微縮的瑤族竹樓、典型南方建筑特點的墻體和屋檐,結合圖文畫作等形式,展現紅軍在當地宣傳和實踐了黨的宗
旨和.民族政策,體現軍民心連心,這是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勝利的有力保證。
“緬懷烈士”主體造型為直聳云霄的雕塑,給人高山仰止之感,區域內采用了電子獻花的技術手段,表達對烈土的追憶。頂部八角造型取材于紅軍八角帽,也源自“八
桂之地”,與建筑主體結構相呼應。四周以烈士名錄、立式浮雕、人物雕塑 的形式寄托緬懷之情。紅軍將士順全大局、英勇奮戰、視死如歸的偉大信念永遠激勵我們珍惜
美好生活,建設和諧社會
彈痕累累的墻面體現紅軍將士痛定思痛,為紅軍戰略轉折打下了基礎。頂部造了曙光初現的影繪圖案,契合展示氛圍.
圖文內容穿插展現在中國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毛zd同志的正確意見再次挽救了紅軍。
通過微縮場景、圖文內容、油畫創作、實物陳列等形式,強調遵義會議的偉大轉折意義。
“走向勝利”部分整體格調清新明亮,給參觀者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展區內專門辟出一面展墻,以中國地圖襯底,展墻下部以富有質感的墻體、醒目的立體字,配合上
部的圖片圖表,連點成線的勾勒出湘江戰役保存和鍛煉革命力量之后直至新中國成立的典型事件。展示墻面靈活多變,通過文物陳列、圖文油畫、視頻播放等豐富展陳
手段。
以畫面、金屬立體字等形式表現領導的殷切關懷:突出毛主席詩詞“七律長征”,設置投影區,播放涵蓋“慶祝勝利、民族團結、熱愛和平”主題的宣傳片,作為對整
個展覽的回顧。
- 上一篇:世界最高室內瀑布、空中花園將揭幕!
- 下一篇:沉浸式數字裝置燈光設計